首页 >> 新闻资讯 >> 站内公告

站内公告

2010年中国纺织行业年终盘点

   2010年转眼接近尾声,在这一年纺织业遭受巨大的困难,原料上涨,劳工荒,贸易壁垒不断。2011纺织企业将何去何从?路又在何方?
关键词一:原材料涨价
    纺织品行业四大生产原料棉花、化纤、羊毛、茧丝绸原料的价格疯狂上涨,成为纺织业界诸多媒体和企业热议的焦点。面对纺织品原料的涨价风波,纺织企业可以说首当其冲,因而反应最为强烈。诚然,原材料价格的暴涨直接增加了纺织企业的生产成本,企业利润空间进一步缩小,加之长期以来受经济危机严重影响而相对疲软的服装消费市场,众多纺织企业目前身陷两难境地,企业发展举步维艰。究其原因,无外乎一下几点:
  一、需求是棉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我国纺织工业延续了去年下半年的企稳回升态势,2010年1-2月份国内纱线产量同比有较大幅度上升,同比上涨26.52%,企业开工率和订单情况均远远好于去年同期。数据显示,1-2月份,我国纺织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长13.4%,比12月份增加2.8个百分点,主要产品化纤、纱、布的产量分别增长17.1%、26.6%和51.2%,服装增长17.2%,比去年12月份高4个百分点。纺织行业出口交货值增长14.3%,比去年12月份高4.2个百分比。
  二、从国际环境分析: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上涨,以石油为原料的PTA、MEG等化纤原料价格随之上涨,纺织原料顺势而上,掀起涨价风波。另外,印度为抑制该国飞涨的棉花价格,于今年4月宣布暂停棉花出口。由于印度是我国棉花第一大进口来源国,其停止对外出口棉花的政策势必对我国供需形式造成深远的影响。 
  三、游资炒作。游资炒作是农产品价格上涨的直接推手,指出自上半年以来绿豆、棉花和成品油价格上涨背后均有游资炒作。棉花收购同样也遭游资恶性炒作,无照收购、无证加工现象较为突出,一些收购企业不具备相关准入资格,却大肆抢购哄抬价格。
  11月下旬,全球宏观环境仍较利空,国家政策对棉花调控力度不减,产业链环节大多持观望态度。棉花市场游资炒作得到一定的打压,棉花市场快速降温,国内棉花现货价格已经连续半月下跌,棉花价格逐步回归理性。后期大量签约美棉陆续装运和部分印度棉即将到港,市场供应较充足,在近期密集调控压力下,预计期棉行情短期走弱趋势很难改变。棉花化纤等纷纷跌价,而让人惊奇的是茧丝仍然高居不下,并且势头猛涨,这也给行业人士带来更多的危机。
  行业内多种原始生产资料价格一起疯涨,这样的不良现象势必会给纺织企业生产经营带来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也是企业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所以,面对纺织品原料的价格瓶颈,企业要加快产业升级,加大产品创新力度,开发高附加值的产品,努力寻求企业发展创新路径,这才是企业在逆境中努力生存下来的关键,也是纺织业发展的根本。纺织服装是传统行业,难有暴利,但终端消费稳定,内需增长很快,企业用心做是有机会的。
关键词二:人民币升值
    自今年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重启汇改以来,几个月的时间里,人民币升值幅度近3%。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一度逼近6.62关口,创下2005年汇改以来新高。外贸依存度高、行业平均利润率偏低、尤其是外贸出口企业产品附加值较低,是我国纺织服装行业一直以来人皆共识的现状。人民币升值对纺织行业的负面影响不可小视。据研究,人民币每升值1%,纺织行业销售利润率下降2%-6%。如果人民币升值5%-10%,行业利润率下降10%-60%。特别是出口依存度较高的服装行业受损较大。上市公司中的先进企业,因利润率较高,导致成本中可贸易品占比下降,每百元受损的绝对额较大,但利润率下降的幅度较小;加之议价能力较强,因此龙头企业所受升值的负面影响小于全行业.但如果人民币持续升值,企业议价能力下降,其升值的边际负效应会扩大。棉纺织、毛纺织、服装是纺织行业的主要子行业,要分析升值后3行业的受损程度,必须从成本、费用中可贸易品的比例,行业议价能力,行业出口依存度等方面来定量计算。成本中包括原材料、燃料动力、工资、折旧等要素,具体区分为可贸易品和非贸易品。
  负面效应:
  一、价格优势削弱,出口额减少,一大批中小纺织企业面临倒闭。中小企业产品附加值低,降价空间小,以跑量为主的经营方式更是深受出口额下降的打击。
  二、缺乏自主品牌,科技创新能力弱,人民币升值和人力成本增加的双重压力下,部分订单加速流向东南亚国家。据统计,今年前9月我国主要商品对全球累计出口平均单价实现增长,其中,纱线提升11.2%,面料提升8.5%,服装提升3.5%。特别是下半年提价速度加快,9月份服装出口单价同比提升10.3%,年内首次达到两位数增长。绍兴是我国纺织出口重镇,在今年前10个月的出口中,绍兴每件服装平均单价上升到3.53美元,同比增长了13.33%。 面对这种提价,不少外商表示“20%以上的提价普遍难以接受”。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外商计划或已经开始缩减在中国的采购量,部分地将订单转移到成本更低的新兴制造国家。
  三、人民币升值压力和预期已成为出口企业议价签单最为头痛的不确定因素,对后期走势的疑虑甚至直接导致部分订单流失。
  四、纺织出口转攻内销,被迫转入价格战争,人民币升值作为纺织业的不确定因素使很多纺织品出口企业减少出口量而增加内销量,从而使得国内纺织品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
  这么多年来,每谈及中国制造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业内无论是企业老板还是专家学者最后必指向一点——必须掌握产品定价权,否则只能赚取产业链最底端不足10%的微薄加工费。让人欣喜的是,如今一些企业凭借较强的创新和研发能力在自己的领域已经做到了这一点。掌握了定价权,使企业利润大大提高,而且由于定价权在自己手里,与客户谈判的主动权也就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样受汇率波动的影响非常小。
关键词三:贸易壁垒
    中国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固然是一个好消息,但是,对于饱受反倾销困扰的中国出口行业来说,“出口第一”的招牌,加上被不断诟病的人民币汇率问题,可能导致更多的贸易壁垒。
  事实上,出口总值第一,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出口产品的构成和附加值的多寡,可能更值得我们去关注。中国的出口仍以大量的鞋帽玩具产品和贴牌生产为主。 另外,中国的贸易还是以加工贸易为主,出口增加值还较低。加工贸易每出口一美元,出口增加值大概只有20美分左右。这个“第一”,对于出口商来说,可能意味着更加严峻的外贸形势。
  经济形势不好,贸易摩擦不断,企业应如何应对?
  具体下来,企业需要注意四点:熟练正确运用反倾销这一被国际社会所认可的手段;树立正确的应诉观念;政府要规范出口秩序,避免价格战;要建立预警机制。不过,最根本的出路还是“经济结构调整”,从低端制造业的微薄利润上跳出来,进入产业价值链的高端。
关键词四:用工荒
    近年来,每逢春节过后,我国制造业特别是沿海劳动密集型行业总会遭遇用工荒,2010年初亦不例外。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现象大有愈演愈烈之势。纺织行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首当其冲经历着用工荒的冲击。如何规避这种冲击,保持行业企业的稳定发展成为各地政府和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从“用工荒”折射出的问题可以看出,中国的劳动力市场正在慢慢发生着变化,而这种变化也可视为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一次机遇。
  从表面上看,经济回暖、订单回升是此次招工难的导火索,但背后的根本原因,是廉价劳动力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与劳动强度不成正比的低廉工资,对农民工越来越没有吸引力,是导致“招工难”最直接的原因。
  人口红利还能持续多久?
  过去20多年里,劳动力的充足供给和丰厚储备为中国经济增长带来了可观的人口红利。然而,74%的新生代劳工新就业观、结构性劳动力失衡等因素是否表明, “人口红利”对经济发展的积极效应已经逐步减弱?华南师范大学人力资源研究所博导谌新民教授认为,阻碍“人口红利”发挥积极经济效应的因素固然存在,但全面地说,实际上目前”民工荒“除了人口年龄变化因素,还有因技能不足等原因导致的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难以转移。谌认为,通过加强培训提高技能,实现劳动密集型产业梯度转移等方式,仍然有大量的“人口红利”可以挖掘。另外,“人口红利”理论没有考虑到产业升级、技术进步和人口素质的因素。只依赖廉价劳动力的 “人口红利”、只满足于低附加值产品的“世界加工厂”,从来都不是中国发展竞争力的方向。
  改革开放30年来,珠三角乃至全国的经济崛起都高度依赖着数目庞大的廉价劳动力。诸多业界人士均表示,留恋廉价劳动力带来的资本并不可取,如果这些是产业升级、资源利用率、产品附近值提高所必需的代价,那么“舍不得孩子套不了狼”,实现产业转型将是经济更强劲发展的铺路石。2011年即将到来,再一次的争夺人力的战争中,各纺企,准备好了吗?
关键词五:节能减排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快速发展,纺织工业已经发展成为我国产业体系中市场化程度最高,竞争最激烈,产业链最完整的制造行业,在吸纳社会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出口创汇,繁荣市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纺织工业也是个资源依赖性工业,多资源的依赖程度相当高,约占全国工业总耗能的4.4%,占全国规模以上用水总量的8.51%,占全国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10%左右。
  由此可见,纺织工业是制造工业总能源消耗比较大的行业之一,也是一个用水多废水产生量大,且对环境影响较大的行业之一,在纺织行业中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工作,对国家,对行业,对企业都有重要的意义。
今年一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中特别指出:加强淘汰纺织业的落后产能工作。4月初,《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公布。之后工业信息化部5月27日正式向各地下达了2010年18个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目标任务。9月发布命令,要求2,087家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工信部将18个行业中需淘汰落后产能企业的名单在其门户网站上进行了公布。
    多数纺织企业节能减排投入不足,先进工艺装备采用率较低。更新技术和设备是重中之重。另外,使用低碳原料,开发低碳产品,不仅是提高自身竞争力,更是应对日后“绿色贸易壁垒”的最有效方式。目前行业中淘汰落后产能对于纺织行业特别是化纤和印染确实任务较重。对于高耗能的化纤行业而言,它属于纺织类的基础性产业,在生产工艺过程中的单位GDP能耗较高,节能减排的任务尤其在温室气体的减排上压力不小。 正如一个硬币的两面,对于铁腕淘汰落后产能,这是行业必须要走的一步“棋”。中国纺织服装业的升级发展必须要经历优胜劣态,淘汰落后产能是一个契机———行业能借此“轻装上阵”,企业为避免淘汰将主动进行结构调整和升级。

转载:出处中华纺织网
文件下载


扫我关注我

浙公网安备 33050202000032号